HI,下午好,欢迎来到知域网!
免费注册
24小时服务热线:18275351089

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生物与农业领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待定
产业类别
生物医药 科研单位 农业
申报条件
一、生物与农业领域
(一)结合安徽在生物和农业领域的发展需求,针对大豆耐高温新种质创制、梨果实石细胞发育启始关键基因调控机制、恶性肿瘤合成基因线路等关键问题,开展相关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
重点支持项目
研究方向:
1. 大豆耐高温遗传基础解析及新种质创制(申请代码1选择C13的下属代码)。
针对耐高温大豆品种缺乏及遗传机制不清的问题,精准鉴定大豆耐高温种质资源,挖掘大豆耐高温基因,揭示其调控机制,构建耐高温分子功能模块,创制耐高温大豆新种质并评估其育种应用价值,为大豆耐高温分子设计育种提供理论基础和育种新材料。
2. 梨果实石细胞发育启始关键基因发掘与调控机制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C15的下属代码)。
针对安徽地区“砀山酥梨”果实高石细胞含量严重影响口感品质而其内在发育调控机制不清的问题,利用eQTL、代谢组关联分析等技术开展梨果实石细胞发育启始关键基因筛选,解析关键基因调控石细胞早期形成的功能和分子机制,基于泛基因组发掘关键基因的重要遗传变异,为梨果实石细胞性状遗传改良提供分子标记及核心种质。
3. 合成基因线路在肿瘤精准治疗中的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C21的下属代码)。
应对开发恶性肿瘤新疗法这一需求,设计肿瘤特异性信号响应模块,以肿瘤细胞为底盘,适配模块并组装可被肿瘤特异性异质信号驱动激活的基因线路,建立合成基因线路的数学模型,评估基因线路的可靠性,完成细胞和动物水平功能验证。
以上研究方向鼓励申请人与安徽省内具有一定研究实力和研究条件的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或企业开展合作研究。
(二)立足四川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围绕种质资源、畜牧业资源、粮食安全、食品加工等方面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相关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
重点支持项目
研究方向:
1. 白酒酿造窖泥菌群解析与构建的科学基础(申请代码1选择C20的下属代码)。
针对浓香型白酒窖泥菌群生态功能认知局限及理性调控难等关键问题,深刻剖析四川主产区窖泥菌群的结构与功能特征,揭示组装机制与关键驱动因素,明晰具有代谢和生态作用的核心功能微生物并解析其互作机制,构建结构明确、功能协调和生态稳健的人工菌群并实施生物强化,为优质窖泥菌群解析和养育奠定科学基础。
2. 小麦籽粒快速灌浆的分子基础及早熟高产种质创制(申请代码1选择C13的下属代码)。
针对早抽穗小麦易受“倒春寒”危害及其快速灌浆资源缺乏问题,利用小麦野生近缘物种及其渗入系,发掘籽粒快速灌浆基因,解析基因功能及其分子调控机制,创制抽穗安全、灌浆速度快的早熟小麦新种质,为早熟高产小麦新品种培育提供理论基础和优良材料。
3. 重金属污染促进水禽重要病原菌耐药产生机制的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C18的下属代码)。
针对重金属污染在细菌耐药产生中的作用机制未能得到解析问题,以四川水禽重要病原菌为研究对象,聚焦重金属污染关联细菌耐药基因产生及传播的关键科学问题,阐明重金属污染如何促进水禽重要病原菌产生以及获得新耐药基因的机制,为重金属污染导致的细菌耐药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4. 白鹅高产蛋性状形成的遗传调控机制解析(申请代码1选择C17的下属代码)。
针对四川白鹅高产蛋性状形成的遗传机制不清问题,围绕胚胎至开产前鹅卵巢发育以及产蛋期卵泡等级制度建立、维持等生理过程中的关键分子事件,鉴定调控鹅卵泡发育及产蛋性状的关键基因与变异位点,解析四川白鹅高产蛋性状形成的遗传与发育调控机制,为鹅产蛋性能高效选育及优异种质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5. 营养组分及加工对富集n-3多不饱和脂肪酸猪肉制品影响机制及品质评价指标挖掘(申请代码1选择C20的下属代码)。
以四川当地品种猪肉为研究对象,针对营养组分及加工方式对猪肉制品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机制,以脂质调控为切入点,系统解析不同生产来源的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猪肉脂质组成等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挖掘高品质多不饱和脂肪酸猪肉制品营养评价指标,阐明营养组分与加工互作调控n-3 PUFA猪肉制品营养价值的机制。
6. 稻瘟菌关键致病因子的分子调控机制解析及靶向抑菌化合物的创制(申请代码1选择C14的下属代码)。
针对四川水稻稻瘟病危害严重、稻瘟菌致病机理不清和防治药物缺乏的问题,鉴定稻瘟菌的致病关键因子并解析其致病的分子调控机制,创制靶向关键致病因子的绿色高效广谱抑菌剂,为保障水稻安全生产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以上研究方向鼓励申请人与四川省内具有一定研究实力和研究条件的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或企业开展合作研究。
二、申请要求
(一)申请人条件。
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 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或者其他从事基础研究的经历;
2.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以及无工作单位或者所在单位不是依托单位的人员不得作为申请人进行申请。
(二)限项申请规定。
执行《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申请规定”中限项申请规定的相关要求。
支持力度
2024年度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第三批)以重点支持项目或集成项目的形式予以资助,资助期限均为4年,其中重点支持项目的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约为?260?万元/项,集成项目的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约为?1000?万元/项。
申报材料
申请人和依托单位应当认真阅读并执行本项目指南、《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和《关于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与结题等有关事项的通告》中相关要求。
1. 本联合基金项目采取无纸化申请。申请书提交时间为2024年5月15日至5月20日16时。
2. 本联合基金面向全国,公平竞争。对于合作研究项目,应当在申请书中明确合作各方的合作内容、主要分工等。集成项目合作研究单位的数量不得超过4个(依托单位+合作单位1+合作单位2+合作单位3+合作单位4),资助期限为4年;重点支持项目合作研究单位的数量不得超过2个(依托单位+合作单位1+合作单位2),资助期限为4年。
3. 申请人同年只能申请1项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
4. 申请人登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简称信息系统),采用在线方式撰写申请书。没有信息系统账号的申请人请向依托单位基金管理联系人申请开户。
5. 申请书中的资助类别选择“联合基金项目”,亚类说明选择“集成项目”或“重点支持项目”,“附注说明”选择“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申请代码 1”应按照本联合基金项目指南要求选择,“申请代码 2”根据项目研究领域自主选择相应的申请代码;“领域信息”根据项目研究领域选择相应的领域名称,如“生物与农业领域”;“主要研究方向”根据项目研究方向选择相应的方向名称,如“1.大豆耐高温遗传基础解析及新种质创制”,研究期限应填写“2025年1月1日-2028年12月31日”。
6. 申请项目应当符合本项目指南的资助范围与要求。申请人按照项目申请书的撰写提纲撰写申请书。如果申请人已经承担与本联合基金项目相关的国家其他科技计划项目,应当在申请书正文的“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部分论述申请项目与其他相关项目的区别与联系。
7. 资助项目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发表论文、专著、研究报告、软件、专利、获奖及成果报道等,应当注明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资助和项目批准号或做有关说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安徽、四川等省份共同促进项目数据共享和研究成果在当地推广和应用。
8. 依托单位应当按照要求完成依托单位承诺函、组织申请以及审核申请材料等工作。在2024年5月20日16时前通过信息系统逐项确认提交本单位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并于5月21日16时前在线提交本单位项目申请清单。
项目来源
关于发布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指南(第三批)的通告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42/info92408.htm
* 版权与免责声明:转载的文章遵循原作者的版权声明,如果原文没有版权声明,按照目前互联网开放的原则,我们将在不通知作者的情况下,转载文章,如果我们转载的文章不符合作者的版权声明或者作者不想让我们转载您的文章的话,烦请提供相关信息联系18275351089,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即买即用
签署合同
确认后放款
支持线下
安全交易

贵州中企联合信用认证有限公司 贵阳市南明区花果园金融大厦20楼4号 备案号:黔ICP备2024040035号-1

线
商标顾问
王明
18254754867
刘杰
15086554531
专利顾问
姜江
18257469584
版权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