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下午好,欢迎来到知域网!
免费注册
24小时服务热线:18275351089

“脑科学和脑机智能”学科交叉博士后学术交流活动暨第六届前沿交叉优秀博士后学术交流活动征文通知(第一轮)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 | 2025-02-10
申报通知:

“脑科学和类脑智能”学科交叉博士后学术交流活动旨在促进脑科学和类脑智能及生命科学研究等多学科交叉融合、激发创新思维、拓宽博士后全球学术视野,为博士后提供学术交流与职业生涯规划分享平台,增强博士后对脑科学和类脑智能研究等生命科学重大、重点、基础前沿学科的交流,推动脑科学和类脑智能研究和技术创新。

根据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25年全国博士后学术交流计划的通知(博管办〔2025〕1号),由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指导,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承办的“脑科学和类脑智能”学科交叉博士后学术交流活动暨第六届前沿交叉优秀博士后学术交流活动定于4月11日—13日在北京举办。

现诚邀国内外高校和企业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博士后合作导师、博士后研究人员、优秀博士生及博士后管理人员参加。

一、活动主题

以“脑科学和类脑智能”为主题,聚焦脑科学和类脑智能前沿基础研究和引领性科技成果等开展学术交流研讨。

二、时间地点

(一)时间:2025年4月11日—13日,会期一天半,4月11日报到,4月13日下午离会。

(二)地点:北京西郊宾馆

(三)内容:

博士后交流活动采取特邀报告、博士后报告、墙报展示、圆桌会议等形式进行学术研讨。

1.特邀报告:邀请知名专家作专题报告。

2.博士后报告:由博士后代表作学术报告,交流发言。

3.博士后职业发展规划、青年人才培养与发展圆桌会议:参会专家学者、博士后代表等围绕博士后职业生涯规划、青年人才培养与发展问题进行深入交流与讨论。

4.学术墙报展:面向博士后征集学术墙报,采用“墙报展示 专家评议”的方式进行。

三、征稿方向

生物学、基础医学、药学、化学、数学、物理、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等与脑科学和类脑智能相关基础与前沿交叉学科等。

四、征稿要求

1.摘要应涉及“脑科学和类脑智能”交叉科学相关议题,具有创新性及学术性,如稿件涉及保密内容,请作者提前告知组委会以便做出相关安排。

2.摘要封面应注明题目、作者姓名、所属高校或单位、职务职称、地址、电子邮箱及电话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

3.文件命名为:单位-姓名-摘要标题-口头报告或墙报。摘要提交邮箱:gpostdoc@pku.edu.cn

4.内容格式要求:

(1)摘要格式:不超过500字,标题:黑体,小三号。内容:宋体,小四号;英文摘要:不超过350字,固定行距20磅;标题:Times New Roman体,15号字;内容:Times New Roman体,12号字;插图要求:不超过1张,大小不超过2 MB,jpg或tiff格式。与报告内容相关的前期已发表工作请作为参考文献附后。摘要参考模板见附件。

(2)关键词:格式同内容要求,不超过5个,用逗号间隔。

(3)口头报告:请同时提交摘要和参会回执。

(4)墙报提交:请同时提交摘要、墙报和参会回执。墙报尺寸为90cm(宽)*120cm(高),文件大小不超过10M;请于摘要提交时,命名中注明“墙报”;墙报格式为PDF竖版,由承办方统一打印。

(5)截止日期为2025年3月7日17:00。学术活动名额有限,将按照摘要提交时间顺序优先评选,请有意参加者尽快投稿。

五、摘要录用与评选

(一)摘要录用

所征集摘要/墙报由学术活动专家委员会统一评审,择优入选。入选者将由学术交流活动组委会寄送邀请函,并通知作学术报告或墙报展示。口头报告总时长为15分钟/人,报告时间12分钟,交流3分钟。

(二)评选与奖励

学术活动专家委员会将对博士后所作的学术报告展示进行评奖,最终评选出“优秀报告奖”和“优秀墙报奖”并颁发奖金或奖品。

六、参会要求

(一)本次活动无注册费和资料费,活动期间,参会人员住宿费、往返交通费自理。

(二)报名参会人员:国内外高校和企业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博士后合作导师、博士后研究人员、优秀博士生及博士后管理人员参加。

(三)报名参会博士后需按要求同时提交学术活动摘要与参会回执

七、组织单位

指导单位:

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

主办单位: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承办单位:

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脑和类脑学院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

协办单位(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大学医学部

北京大学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

清华大学-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

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

南方医科大学粤港澳大湾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细胞增殖及调控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

八、联系方式

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脑和类脑学院 李老师

(电话:010-81912669;邮箱:lixia@cibr.ac.cn)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 冯老师

(电话:010-62767397;邮箱:fenghuimin@pku.edu.cn)


附件:1.参会回执模板.doc

          2.摘要模版.doc


 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

                                 2025年2月10日


附件:
原文链接:
* 版权与免责声明:转载的文章遵循原作者的版权声明,如果原文没有版权声明,按照目前互联网开放的原则,我们将在不通知作者的情况下,转载文章,如果我们转载的文章不符合作者的版权声明或者作者不想让我们转载您的文章的话,烦请提供相关信息联系18275351089,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即买即用
签署合同
确认后放款
支持线下
安全交易

贵州中企联合信用认证有限公司 贵阳市南明区花果园金融大厦20楼4号 备案号:黔ICP备2024040035号-1

线
商标顾问
刘杰
15086554531
王明
18254754867
专利顾问
姜江
18257469584
版权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