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下午好,欢迎来到知域网!
免费注册
24小时服务热线:18275351089

国家质量标准实验室认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待定
产业类别
科研单位 公共服务 高技术服务
申报条件
一、申报方向
国家质量标准实验室建设按照“统筹设计、阶段推进、突出重点”的思路,从区域和产业发展对质量创新、质量基础设施的重大需求和社会发展对安全、健康的创新要求出发,系统布局,择优遴选。
重点布局领域:核心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关键基础软件及材料等产业基础领域;高端装备、新型消费、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及其他重点产业领域;质量管理、质量治理、检验检测、基础数据等基础领域。
重点研究内容:测试方法、测试软件及测试仪器设备开发、标准验证及制定、先进工艺及产业链质量提升;质量工程技术及质量管理模式;质量标准领域基础数据库建设及应用;质量政策制定及仿真等。
二、申报条件
国家质量标准实验室是依托具有较强研究开发和技术辐射能力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建设的科研实体,实行人财物相对独立的管理机制。鼓励采用产学研用合作模式,组建跨行业、跨区域联合体。申报国家质量标准实验室须满足下列条件,已运行两年以上的省部级实验室原则上优先推荐。
(一)设施条件。具备良好的科研实验条件,拥有完善的配套设施和安全保障能力。现有科研用房相对集中,原则上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上,仪器设备现值5000万元以上,满足科研需要。现有仪器设备测量精度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实验数据准确、可靠,测量能力满足实验室发展需要。具备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可供分析使用的数据达到一定的存储规模。
(二)学术团队。在相关领域具有由较高学术造诣的专家组成的学术委员会,有能力在推动实验室发展,把握实验室目标、任务和研究方向,制订和批准实验室的中长期规划,审议实验室重大学术活动、年度工作等方面,发挥重要学术指导作用。
实验室自身研究团队有本领域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具有国际化视野,在质量基础和相关领域的国内或国际组织担任技术职务,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保障在实验室工作时长。研究团队骨干人员相对固定,团队年龄与知识结构合理,具备承担国家、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和广泛开展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人才引进机制健全,能够吸引、凝聚国内外优秀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后备力量。
(三)研究能力。具有相关领域的研究实践基础,具备浓厚的研究氛围,良好的学术环境。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实验室建设布局和研究重点要求。
1. 近5年承担相关领域国家级科研项目不少于15项或项目总金额达到2000万元。
2. 在把握本领域质量标准发展现状、问题、技术关键和重大需求方面具有权威性。
3. 开展并取得国际前沿的质量标准、计量检测等技术突破,解决过“卡脖子”共性质量标准瓶颈问题。
(四)科研成果。在先进质量标准、检验检测方法、高端计量仪器、检验检测设备设施的研制验证、质量标准基础科学与应用研究、质量共性技术、质量方面重要问题等领域具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及应用。拥有丰富的产学研用协作经验,积极向社会提供公益性质量服务活动。需具备以下条件的任意三项:
1. 在质量标准技术前沿探索研究中取得具有国际影响的系统性原创成果。
2. 在解决国家质量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具有创新思想与方法,实现相关重要基础原理的创新、关键技术突破或集成。
3. 拥有相关领域的国际领先技术成果(新技术、新设备、标准、规程、规范等),或近3年主导制(修)订相关产业领域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部门公告发布的检验方法数不低于5项。
4. 近3年累计转化科技成果15项以上,或本领域内提供质量技术服务金额不低于3000万元。
5. 积累有丰富的质量标准数据,能够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支撑,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五)保障措施。实验室建设方向是依托单位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依托单位、推荐单位能够在机构、人员、经费、资源等方面,优先支持国家质量标准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
支持力度
待定
申报材料
符合条件的单位自愿申报,如实编制国家质量标准实验室申报材料(模版),并提供相关的说明材料,包括但不限于:
(一)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名单,列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研究方向或专业等主要信息,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和辅助人员分别排列,其中研究人员按照研究单元排列;
(二)主要科研仪器设备配备情况;
(三)近5年来承担重大质量标准项目情况;
(四)近5年来获得重要获奖情况,标注完成单位和人员排序;
(五)近5年来重要技术成果、标准成果、发明专利、专著、白皮书、行业发展未来需求分析报告等成果清单;
(六)依托单位对实验室建设提供人员、硬件、资金保障等方面的说明及承诺。
项目来源
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组织申报国家质量标准实验室的通知 https://www.samr.gov.cn/zw/zfxxgk/fdzdgknr/zlfzs/art/2024/art_1b133efb6b8043bd81c34d87d396182b.html
* 版权与免责声明:转载的文章遵循原作者的版权声明,如果原文没有版权声明,按照目前互联网开放的原则,我们将在不通知作者的情况下,转载文章,如果我们转载的文章不符合作者的版权声明或者作者不想让我们转载您的文章的话,烦请提供相关信息联系18275351089,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即买即用
签署合同
确认后放款
支持线下
安全交易

贵州中企联合信用认证有限公司 贵阳市南明区花果园金融大厦20楼4号 备案号:黔ICP备2024040035号-1

线
商标顾问
王明
18254754867
刘杰
15086554531
专利顾问
姜江
18257469584
版权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