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下午好,欢迎来到知域网!
免费注册
24小时服务热线:18275351089

交通运输行业重点科技项目清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 待定
产业类别
科研单位 公共服务 交通/物流/供应链
申报条件
一、申报总体要求
(一)申报清单的项目应为有关单位2021年当年完成立项,且落实研发经费的非涉密项目,研究期限一般不超过3年,须由第一承担单位负责申报。
(二)申报(承担)单位应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运行管理规范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或行业学(协)会,并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条件。
(三)2021年度清单申报指南由创新研发项目(包括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和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构成。推荐单位应根据清单指南组织申报,并对申报项目的内容完整性、指南符合性、技术先进性等严格把关。
二、申报项目类型
(一)创新研发项目,应响应行业科技攻关需求,开展基础性、前瞻性理论研究或前沿性、应用基础研究及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二)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应立足行业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广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和新方法,促进交通运输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提升工程和装备质量及行业服务水平。
(三)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应通过开展与境外机构联合研究和技术交流等活动,推动我与外方相关科技合作任务落实,提高交通运输国际科技合作水平和影响力。
三、研究方向
(一)创新研发项目
1.重点项目。
方向1:交通基础设施维养技术体系研究。
方向2:交通基础设施全要素、全周期数字化改造升级技术研究。
方向3:智慧物流关键技术研究。
方向4:北斗导航系统应用研发。
方向5:航运安全与应急救援关键技术。
方向6:交通污染与降碳协同治理关键技术研究。
方向7:大件运输许可服务与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2.面上项目。
(1)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围绕构建布局完善、立体互联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开展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建设理论与技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行关键技术、强化基础设施维修与养护技术研究,开展农村土路硬化技术研发与实验验证。加强重大运河连通工程省水船闸技术、通航水位与通航流量保证技术、绿色航道建设技术等研究。
(2)交通装备领域。围绕提升交通运输装备安全、智能、高效、绿色及标准化技术水平,加快推进智能高效载运装备技术研发应用、专用保障设备技术升级、推进低真空管(隧)道高速列车等新型载运工具技术前期研究。
(3)运输服务领域。围绕提高运输组织效率与服务品质、降低运输服务成本、优化运输结构的需求,加快开展高品质智能化旅客运输、无障碍出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智能管理、区域公交一体化运营、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及出行运行服务能力提升、定制公交运营、出租汽车行业新老业态融合发展、网约车合规化、空铁联运安检流程优化、冷链物流电子运单、城乡物流双向畅通、多式联运一单制、车载便携式安检设备、道路客运量预测等技术研究。
(4)安全应急领域。围绕提升交通运输安全与应急保障能力,提升交通运输系统安全风险感知、巨灾情景构建、智能监测预警、运行管控和应急救援关键技术,加快重大公共事件交通安全应急保障技术、铁路沿线安全环境治理技术、便捷高效的突发事件现场态势感知和高可靠应急通信保障技术研究。
(5)绿色交通领域。聚焦绿色交通基础设施、清洁载运工具、高效运输组织等方面开展科技攻关,重点突破新能源与清洁能源创新应用,推动交通能源融合发展。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交通污染综合防治及监测监管等关键技术研究。
(6)交通信息化与“新基建”领域。聚焦交通运输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推动5G、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研究,开展卫星互联网与智能航运协同发展研究,推进交通运输大数据技术研发与应用、甚高频数据交换系统(VDES)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
(7)交通运输重大政策领域。
a.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开展交通运输服务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推动消费升级、拓展投资空间、完善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等方面研究。
b.围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开展新发展阶段交通强国建设理论、模式、路径等研究。
c.围绕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开展交通运输服务扩大内需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研究。
d.围绕推进交通运输治理现代化,开展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推进交通运输领域要素市场化配置、完善交通运输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优化营商环境、构建新型监管机制、优化多方式协同机制、完善科技创新机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研究。
e.围绕提升城市群、都市圈交通承载能力,开展完善跨区域交通运输协同机制、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构建城际高效通勤体系、完善区域产业供应链体系等方面研究。
f.围绕综合交通运输应急体系建设,开展应急物流体系建设、跨区域、跨部门综合应急协同调度机制、“韧性”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机制、交通运输重要通道安全保障机制、交通运输应急物资储备机制及人员队伍建设模式等方面研究。
g.围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开展新型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机制、自动驾驶等新技术产业发展模式、无人配送等新业态监管机制等方面研究。
h.围绕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开展交通绿色低碳发展机制、运输组织模式创新、交通能源结构和运输结构调整等方面研究。
i.围绕推动交通运输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开展自贸区(港)交通运输政策创新、交通运输国际合作模式创新等方面研究。
(二)科技成果推广项目
1.基础设施领域。
支持推广常温改性沥青筑路成套技术,重载交通全厚式耐久性沥青路面技术,基于耐久性提升的改扩建工程新老路面衔接技术,公路路面养护设计及决策成套技术,抗冰防滑路面应用技术,桥梁结构全寿命安全评估与提升技术,长寿命复合式路面及透水路面建养关键技术,高速公路富水隧道宽幅防水结构层自动铺设施工技术、水运工程基础设施建设重要技术推广项目。
2.交通装备领域。
推广应用智能道路、自动化码头、数字管网、智能仓储和分拣系统等新型装备设施,跨方式快速换装转运标准化设施设备,新能源、清洁能源、智能化、数字化环保型交通装备及成套技术,交通基础设施及装备智能检测监测和运维技术装备,支持推广多功能航标技术、四季通用航标技术。
3.运输服务领域。
支持推广应用超饱和流量高速公路智慧扩容技术、综合枢纽服务水平提升技术,交通运输新能源与清洁能源应用技术,绿色智能车船交通工具,多式联运、甩挂运输、共同配送等先进运输组织模式与配套技术,电子客票、电子运单及一体化出行服务等技术。
4.安全应急领域。
支持推广应用路基石方二氧化碳静态爆破施工技术,宽幅、重载、大流量及快速交通保通钢栈桥设计技术等道路应急抢通关键技术与装备,大跨度缆索承重桥梁涡振监测及预警技术,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管控平台技术,车辆自动紧急制动、车道偏离预警、智能视频监控报警等技术,水运安全预测预警技术,轨道交通安检集成管理技术,交通枢纽场站及交通工具快速智能安检、快速消杀技术。
5.绿色交通领域。
支持推广应用高耐久环保型混凝土结构纳米防护材料,农村土路硬化技术,水运工程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公路水污染防治技术,水运污染综合防治技术,绿色循环共用标准化周转箱应用技术,交通运输能耗与碳排放统计监测分析关键技术。
6.信息化领域。
支持推广交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北斗系统和遥感卫星等协同应用技术,综合交通运输数据中心建设技术,交通运输网络安全保障技术、区块链技术在港航领域应用。
(三)国际科技合作
支持在既有交通运输双边、多边机制下,搭建多层次、多渠道国际创新合作机制和平台,促进中外交通运输领域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间的科技合作和人员交流;推动交通运输“一带一路”科技合作,鼓励国内机构积极发起设立交通运输国际科技网络和国际科研合作计划;推动行业在科技人才交流、科研平台共建、技术联合研发和成果转化、科技人员培训等方面开展对外务实合作、工程建设标准制定和应用国际合作交流。
支持力度
待定
申报材料
包括推荐单位汇总填写的推荐项目汇总表,各项目申报书及立项任务书(或合同)、可行性研究报告(或研究大纲)等证明材料。
项目来源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21年度交通运输行业重点科技项目清单申报的通知 http://xxgk.mot.gov.cn/2020/jigou/kjs/202102/t20210205_3523401.html
* 版权与免责声明:转载的文章遵循原作者的版权声明,如果原文没有版权声明,按照目前互联网开放的原则,我们将在不通知作者的情况下,转载文章,如果我们转载的文章不符合作者的版权声明或者作者不想让我们转载您的文章的话,烦请提供相关信息联系18275351089,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即买即用
签署合同
确认后放款
支持线下
安全交易

贵州中企联合信用认证有限公司 贵阳市南明区花果园金融大厦20楼4号 备案号:黔ICP备2024040035号-1

线
商标顾问
王明
18254754867
刘杰
15086554531
专利顾问
姜江
18257469584
版权顾问